叶柒贰

初三/不务正业码文人

浅谈 作家明前茶




明前茶第一次在视野里出现,是在2020年的中考卷。

《与母亲相守五十天》讲莉君在疫情时与母亲居住的故事,一粥一饭,木雕青蛙,有一种柴米油盐的真实感。那时我初一,只把这篇文章当有些意思的阅读理解来看。那年写疫情的文章太多。歌颂逆行者,赞扬干部,甚至不乏一些宣扬苦难的成分在。《与母亲相守五十天》称不上非常惊艳,但却是我所读过为数不多写抗疫时期家庭生活的文章,感党选材还挺别致的。

之后还做过历年中考的阅读,当然也不乏这一篇。奇怪的是我已经看过少说五遍,已经知道内容在说什么,但依然想回去把故事从头到尾再读一遍。可能这就是现代文章的魅力所在,极大降低了我做阅读题的效率。

当我上了初三,明前茶的文章爆炸式地出现在我的练习和考卷上。我平时做阅读,题下有作者,读着名字都不过张三李四样,全无印象。可是明前茶标志性的名字和行文结构,总令我过目不忘。有一次很好奇,出现率这么高的作家到有是何许人也,上网一搜:性别女,和××本土出版社签了什么约之类,没有照片,没有词条,再往下翻,就是各乡贩兜售明前茶茶叶的广告。像是大数据发现了我的“爱好”,或是《高分突破》编者实是喜欢明前茶,又或是她的文章易于出阅读题,我总能在各种地方见到她,《被母亲逼着搬出去住的那些天》《曹婆婆的面》《出山》等等,常能让我在无聊的试题中发现一些“有阅读欲”的东西。

可阅读欲归阅读欲,深究她的文章,以我看来,并没有那么好。以《出山》为例。“开那么多小印染厂做甚?平白无故搞出那么多污染。”“不处理就排放,政府不让”“这将来得花多大力气来治理”“至少可以不去造孽”等等。不排除偏激的可能,可这种话放在文章开头,还是个55岁退休染坊师傅口中迸出的话,总觉得哪哪不对劲。以及一些环境描写、不得不说,明前茶的文笔诚然厉害,很有独到的风格,但在《被母亲追着搬出去住的那些天》里,便感觉不太合适。像偏要在一碗水里框出一块地方,染成其它颜色,好看是好看,可整体的清透感、朴实感就弱了几分。我认为真正好的细节描写,包含人、景的描写之类,不应成段成段地堆,应当自然地缀在对象后边,使读者不觉,却反复渲染,在不觉中营造出氛围,将读者带入这一个大环境,暗中又能烘托人物形象,并能左右读者对其的看法和印象的,方能称成功的描写。这一点,在沈从文《边城》中就体现得淋漓尽致。当然,若要把明前茶的微小说同这些大家的作品相比,那么厚重感定是黯然失色。


既然如此,明前茶的文章好在哪里。我想是导向性。写疫情下的群像、年轻人的挣扎与成长,菜市场折射的的生活百态,污染问题等,都具有很鲜明的时代烙印。以上提到的缺点、中心突兀、描写突兀等,在这样烙印下,反而能成为亮点。不需揣测写作意图和中心,表达的情感直白而简单,非常易懂、通俗,大众化。加上有些故事确实挺有意思,当然可以起到还不错的引导、塑造作用。简明地说,就是很适合初中生。不难于接受,又折射人间万象,国家发展,时代大势,谁看了都得称好。

从当今看,国家确实需要像明前茶这样的文艺工作者,小故事写时代,定然缺点厚度,但在价值观面前,厚度已然成为不那么重要的东西。不过我希望在这个时代,仍能有多一些埋头深耕的作者和写手,能有多一些深刻,不失时代特色但又不生硬不浮夸的优秀作品,“文学应当使人重新获得生活的勇气”,我想这应当、也将会是中国文学的大势所趋。

评论

热度(9)